梅列信息港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机构:曙光已至 拥抱港股牛市 短期关注这两条主线

2022-11-29| 发布者: 梅列信息港|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要点本周市场继续反弹,港股表现亮眼本周市场继续反弹。11月后各类稳增长保主体政策持续落实,11月14日银保监...
洛阳密集柜 https://www.lyhuadu.com

  要点

  本周市场继续反弹,港股表现亮眼

  本周市场继续反弹。11月后各类稳增长保主体政策持续落实,11月14日银保监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商业银行出具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有关工作的通知》,支持优质房企可向商业银行申请出具保函置换监管额度内资金。同时自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优化防控“二十条”后,近日内全国已有多个省份、城市出台了相应的优化调整政策。投资者大多对未来经济持乐观预期,A股指数普涨。

  风险偏好修复有望推动港股持续回暖

  国内利好政策持续发力,地缘政治风险也有所降低,带动港股市场情绪回暖。

  1)地产流动性风险减小,销售数据有望进一步边际改善。近期政策内容坚定了市场对房地产行业融资修复的信心,有利于引导市场对民营房企风险偏好的修复。

  2)11月、12月经济数据或将底部回升。港股市场企稳回升的关键在于中国经济景气度的回升,这需要等待更多数据的验证。向后看,随着我国防疫政策的进一步优化以及地产利好政策带动地产行业逐步修复,我国经济有望进一步企稳回升。

  3)海外风险或将进一步缓和,海外资金恢复持续净流入状态。短期海外风险的不确定性将逐渐收束,利于港股市场的持续复苏。

  4)美元见顶,人民币汇率将保持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利好于港股持续修复。随着美国通胀拐点已现,美联储加息节奏或将放缓。历史上来看美元指数往往领先于美联储加息终点见顶,因此美元指数本轮周期大概率已经见顶。预计人民币汇率将保持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利好于港股持续修复。

  拐点已至,持续看好市场反攻。目前市场正逐步反弹,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四季度后半段或将陆续看到更多的利好因素出现,包括疫情防控优化、地产逐步修复以及海外风险进一步缓和,而这一系列因素将推动市场继续上行。因此,我们认为当前港股和A股的市场拐点已至,持续看好市场反攻。

  拐点已至,持续看好市场反攻

  短期布局弹性品种。我们认为市场在反弹的短期内,各行业表现将会较为均衡。主要关注两条主线,一是弹性品种主线,主要包括建筑材料、食品饮料、电子、汽车、电力设备及医药生物等行业;二是政策边际改善的安全主线,主要包括电子、计算机、国防军工等行业。

  中期关注医药和消费板块。1)从三季报来看,下游板块业绩改善明显,未来随着疫情扰动和地产压力等因素的逐步缓解,消费有望进一步复苏,消费板块有望迎来拐点。在具体的配置方向上,我们建议关注食品饮料、家电、零售、社会服务等行业;2)近期医药板块国内利好政策频现,此外,偏股型基金对于医药生物的配置比例目前处于历史低位,医药板块的战略性机会值得关注。

  风险分析:1、国际油价再度上涨;2、经济超预期下行;3、海外市场波动加剧。

  正文

  01

  曙光已至,拥抱港股牛市

  1.1、本周市场继续上涨,港股表现亮眼

  本周宽基指数大部分上涨,上证50涨幅居前,仅有创业板指下跌。11月后各类稳增长保主体政策持续落实,11月14日银保监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商业银行出具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有关工作的通知》,支持优质房企可向商业银行申请出具保函置换监管额度内资金。同时自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优化防控“二十条”后,近日内全国已有多个省份、城市出台了相应的优化调整政策。投资者大多对未来经济持乐观预期,A股指数普涨。

  A股行业涨跌互现,医药、传媒和计算机涨幅居前,煤炭、有色金属和电力设备跌幅居前。本周A股行业涨跌互现。医药方面,随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出台,措施明确要求加快提高疫苗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及新冠肺炎治疗相关药物储备,新冠肺炎涉及的相关新药和中药需求有望提升。传媒方面,本周国家新闻出版署官网公布了11月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其中共有70款游戏获得版号。

  11月以来市场持续反弹,港股表现更为亮眼。受益于防疫政策的实质性放松,A股和港股自11月以来持续反弹,其中港股表现尤为亮眼。截至11月18日恒生科技涨幅高达31.2%,恒生指数涨幅高达22.51%。这一方面是由于港股前期回调幅度更深,估值更低;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港股对盈利基本面更为敏感。

  正如我们《拐点将至——2022年11月策略观点》(发布日期为2022年10月31日)中提到的,港股市场整体估值目前正处于历史估值低位,前期汇率与利率的压力在港股市场上也已经有了充分的反映。进入四季度后,随着经济数据的稳步复苏,企业盈利有望企稳上行,届时港股有望获得复苏契机。同时国内对香港资本市场的关注也利好港股市场企稳。那么站在现在的时点,如何看待港股未来的走势?港股是否还有进一步的上涨空间?

  1.2、哪些因素推动港股反弹?

  港股自11月以来持续上涨主要受益于以下几方面的利好:1、房地产利好政策频发,防范化解房地产企业流动性风险。2、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发布后,已经有多个省市对优化调整防疫措施进行了整体部署,防疫政策迎来实质性放松。3、目前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美元指数有所回落,使得港股面临的汇率压力减小等。

  房地产利好政策频发,港股市场风险偏好修复。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风险的持续发酵显著影响港股投资者的风险偏好。2022年开年以来,多方释放积极信号,5年期LPR连续下调,保障房贷款不纳入集中度管理,预售监管资金新办法结构性纠偏。近期政策内容多涉及支持地产融资,为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房企的合理信贷支持提供了更多空间,坚定了市场对房地产行业融资修复的信心,有利于引导市场对民营房企风险偏好的修复。

  自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优化防控“二十条”后,近日内全国已有多个省份、城市在人员管控、出入政策、隔离时间和方式、核酸检测等多个重要防疫工作领域,作出了政策的调整和优化。据新京报11月16日报道,为落实“二十条”要求,已经有多个省份对优化调整防疫措施进行了整体部署,包括密接者管理时间改为“5+3”、取消次密接判定管控、高风险区外溢人员不再集中隔离等等。

  美元指数回落,利好港股修复。历史上来看港股指数的市场表现同时受到人民币汇率和美元指数的影响,与两者均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即当美元走弱、人民币走强时港股大概率表现亮眼,当美元走强、人民币走弱时港股大概率表现不佳。当两者相背离时,港股则会受到其中一方的影响,并未呈现出明显规律。目前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美元指数有所回落,使得港股面临的汇率压力减小。

  外资情绪修复,海外资金恢复净流入。从主要投资于港股的ETF资金净流量来看,受到地缘政治危机升温、国内“房贷断供”事件等影响,海外资金从7月底开始持续流出。不过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和中期选举后海外政治趋稳后,外资风险偏好得到修复,近期已恢复了净流入。从中介持股比例也可以看出,11月上旬内资占比有所下行,海外资金占比上升,说明外资对港股的信心已有所修复。

  1.3、未来港股是否还会继续上涨?

  我们认为港股当前拐点已至,未来若得到经济数据的验证港股市场有望继续上涨。国内利好政策持续发力,地缘政治风险也有所降低,带动港股市场情绪回暖。港股市场当前估值仍然处于较低的估值水平之下,市场当前已经具有了较高的性价比。从历史上来看,国内经济基本面的拐点就是港股市场的拐点,目前政策的逐步优化以及行业的边际改善带动市场情绪强势回暖。

  1、国内利好政策未来将进一步落地,带来经济数据的改善。

  1)地产流动性风险减小,销售数据有望进一步边际改善。地产利好政策频发下地产的调控政策空间还有较大的发力空间。近期政策内容多涉及支持地产融资,为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房企的合理信贷支持提供了更多空间,坚定了市场对房地产行业融资修复的信心,有利于引导市场对民营房企风险偏好的修复。同时也缓解了出险房企资金压力。预期后续随着疫情好转,悲观情绪逐步修复,房地产行业供需回暖可期。

  2)11月、12月经济数据或将底部回升,使得港股获得复苏契机。港股市场整体盈利有70%来自于中资股,而这部分中资股的盈利主要来自内地,因此港股市场与内地基本面走势呈高度同步。港股市场企稳回升的关键在于中国经济景气度的回升,这进一步需要等待更多数据的验证,包括地产销售或者消费数据的回暖。而2022年以来,受3-4月疫情、7-8月地产复苏不及预期及限电影响,市场对于港股市场整体的盈利预期出现大幅下滑,这也是导致港股维持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向后看,随着我国防疫政策的进一步优化以及地产利好政策带动地产行业逐步修复,我国经济有望进一步企稳回升,11、12月的经济数据或将底部回升。

  当内地经济基本面复苏时,港股相比于A股的潜在收益率更高。港股市场整体盈利有70%来自于中资股,而这部分中资股的盈利主要来自内地,因此港股市场与内地基本面走势呈高度同步。历史上来看,当港股及A股净利润增速上涨的时候,除了2006年到2008年以外,港股相比于A股均取得了超额收益。因此如果未来内地经济基本面企稳,估值更低的港股相对弹性更大,潜在收益率更高。

  2、外围环境向好,利好于港股持续修复。

  1)海外风险或将进一步缓和,海外资金恢复净流入状态。短期来看,中美博弈将进入真空期,海外风险的不确定性将逐渐收束,利于港股市场的持续复苏。

  2)美元见顶,人民币汇率将保持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利好于港股持续修复。随着美国通胀拐点已现,美联储加息节奏或将放缓。历史上来看美元指数往往领先于美联储加息终点见顶,因此美元指数本轮周期大概率已经见顶。预计后续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更多的取决于国内经济基本面,而当前我国经济逐步修复,货币政策空间充足,预计人民币汇率将保持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利好于港股持续修复。

  食品饮料、消费者服务、医药行业在历次上涨行情中表现亮眼,同时当前具有一定的性价比优势。历次港股上涨行情中,汽车、计算机、消费者服务、电子、建材表现较好;电力与公用事业、通信、传媒、商贸零售往往表现不佳。结合当前市场估值水平与行业景气程度,消费者服务、食品饮料、医药、零售、半导体、零售具有一定的性价比。

  互联网行业业绩拐点已现。11月16日,腾讯控股公布2022Q3业绩:实现营收1401亿元人民币,同比-2%。虽然低于市场预期,但业绩观点已现。11月17日晚,阿里巴巴公布了2023财年第二季度业绩,季度收入2071.76亿元,好于市场预期。随着后续我国宏观经济复苏,互联网公司的广告、金融科技等业务增速有望进一步实现回暖。

  因此结合历史表现和景气程度,港股配置方向上建议关注:1)受益于防疫政策优化的食品饮料、旅游及博彩股。2)受益于经济稳健修复同时估值处于低位的医药行业及互联网行业。

(文章来源:光大证券)

文章来源:光大证券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梅列信息港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梅列信息港 X1.0

© 2015-2020 梅列信息港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